让我们在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问中,再次领悟“受学生喜欢的教师”的内涵。苏霍姆林斯基连续质疑:“在教师的个性中是什么东西吸引着儿童、少年和青年呢?是什么东西使他们成为你的名副其实的学生呢?是什么东西使你的学生从精神上联合起来,并使集体成为思想上、道德上和精神心理上的统一体呢?”随后,他给出答案:“理想、原则、信念、观点、兴致、趣味、好恶、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准则在教师的言行上取得和谐一致——这就是吸引青少年心灵的火花。”以此作为教育家维度做出的“受学生喜欢的教师”的理解。
教师维度
在我国,一线教师被赋予丰富的标签:蜡烛、园丁、如父如母······这些标签具备共同特质,强调教师单向输出的奉献精神。这些比喻成为“好老师”的代名词,可以作为社会各界对“受学生喜欢的教师”的共识与期许。作为教师,又会如何看待?这需要倾听教师的心声,不能以外界的言说取而代之。撰写此文时,笔者正组织全国范围的教学设计研修班,来自北京、新疆、内蒙古、浙江、江苏等不同省区市的百余位一线教师汇聚一堂。笔者围绕此话题做了随机采访,得到了来自教师一方最为鲜活、真实的答案。由于答案采集方式为“抛出话题——短信回复”,因此对这一维度的呈现,就直接亮出回答,请读者自行阅读。
河南洛阳丁老师:学生喜欢的教师首先是能够理解学生、欣赏学生的教师,这种理解和欣赏不局限于学习上;其次是能够上好课的教师,这里的上好课是指学生不觉得这门课枯燥,对这门课感兴趣。
江西南昌陈老师:首先是公平公正,不管对待什么样的学生,都要公平,而不是“双标”。其次是保持一颗童心,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最后是综合的专业素养。一位被学生喜欢的教师,应该是幽默风趣、博览群书、知识融会贯通的复合型教师。一双双渴望知识的双眼、一棵棵成长中的小树,当遇到一位熠熠生辉的教师,怎么会不喜欢呢?
福建福州陈老师:学生害怕的不是严格的教师,学生是害怕只有严格、没有方法的教师。学生喜欢有魅力的教师,而这样的魅力不是泛泛而谈,是有思路、有方法、有爱心、有耐心,是能针对学生不理解和错误的地方给出细致且有方法的指导,并能给出恰当的、有明确方向的鼓励性指导。
湖南岳阳李老师:学生喜欢的教师,首先应该是温和宽厚的。不管教师的出发点有多好,严厉是学生难以接受的。所以,这二者之间需要调和,需要把握一个“度”。其次,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感觉到你喜欢他,他才会喜欢你。即便是对调皮的、学习不太好的学生,只要教师给予一点真诚的鼓励,他会备感温暖。另外,还要有一颗童心。忘记自己的年龄,真心地对学生所说所做的表现出喜欢,一定会赢得学生的喜爱。
广东广州黄老师:学生喜欢“活教材”型的教师。就是能够很好地基于教材,又能在生活中处处汲取素材,提供给学生。学生还喜欢“有创意”的教师。就是尊重学生的想法,设置创意的课堂,如活用教材插图,写创意百字小片段,等等。
广东佛山何老师:第一,要有积极鲜活的情绪。情绪真的会感染,一个每天死气沉沉、充满怨气的教师很难被人喜欢,一进班就眉目舒展的教师,学生也很难讨厌起来。第二,乐于夸奖学生。不要对学生吝啬夸奖。第三,知识丰富。教师读过的书,看过的风景,都是其丰富内涵的一部分,会深深吸引学生。第四,形象气质好。这一点虽然听起来很庸俗,但确实是实话,人都是“视觉动物”,适当打扮、保持干净整洁的教师总比邋里邋遢、一身异味的教师更容易获得学生的喜欢。
广东惠州罗老师:首先,上课要有上课时的严肃和气场。其次,看到学生打招呼时要点头微笑,让学生感觉到你对他们的尊重。再次,平常可以偶尔关心一下学生,说说他的发型,他的某一项成就,偶尔让学生帮帮忙,让他感觉他是有用的,然后说谢谢。最后,学生如果考试考差了也不要批评,可以帮忙分析原因,不要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江西上饶周老师: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人们只会喜欢真正从心里喜欢自己的人。因此,学生喜欢的教师,一定是真心喜欢学生,为学生的点滴进步由衷感到高兴的教师。从教师专业角度来说,学生喜欢的教师还是在专业知识方面以及授课趣味性方面有独特性的教师。要做一个学生喜欢的教师,一定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学科知识、良好的课堂组织形式以及令学生喜闻乐见的授课方式。
福建福州林老师:学生喜欢在课堂上看到“三头六臂”的教师——学识上有惊喜,与学生相处的方式常常出其不意。孩子喜欢的教师也是永远长不大的“小孩”,是师,也是友,这样的教师会让学生有陪伴感、成长感、进步感。
江西上饶饶老师:从最近两批毕业生不管我去哪儿都组团看我,大考前喜欢找我聊天的经验来看,学生喜爱的教师是能教书、会育人的教师。能教书——能用好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巧学、轻松学,减轻学生的身体和心理负担。会育人——能用好的方法和学生交流沟通,教会他们为人和“处事”,变成学生心中的灯塔,指引他们前行的方向。
综合以上教师的留言,可以提炼出三个特性。第一,务实性。“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被学生喜爱,教师必须提升专业素养,且要落实在日常教学的每一节课,关注与学生交往的每一个细节。第二,自律性。教师对自身的严格要求是极为重要的,教师能从道德层面理解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与为人的共性,可以在提升道德水平的层面上实现和谐统一。第三,灵动性。要得到学生的喜爱,教师就要像个孩子,拥有童心,感受童真。和学生在一起的终极追求是“成为孩子”,返璞归真,融入儿童世界时,欢喜也就随之生发。
学生维度
笔者委托一线教师面向学生进行调查,得到的回复大同小异。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三方面:第一,脾气好;第二,上课有趣;第三,能和“我们”一起玩。这是来自学生最朴素、纯真、直接的表达。且与教育家和教师的认知高度匹配。
例如,脾气好是学生喜爱教师的前提。脾气好自然带来交往中的安全感,脾气好也影响着师生关系维持的时间长短。又如,上课有趣是学生喜爱教师的关键原因。因为“上你的课,所以喜欢你”,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了。教师得到学生的喜欢,是因为其具有的专业精神,是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真正起到作用,成为学生的“贵人”。笔者撰写此文时,从教30年,对此深有体会。笔者在执教的语文课堂上,致力打造“生动的语文课程”,让每一个上过课的学生都爱上语文。目标并非让学生喜欢教师个人,而是让学生爱上语文学科,但结局却是学生同时爱上这门学科和教师。而且,这份喜爱还化为了学习的动力,产生不断提升学业水平的强大支撑。最后,和“我们”一起玩,这本身就是一种互动。教师与学生相处的校内时光,简单区分为“课上”与“课间”。以儿童喜爱的游戏方式,进入儿童世界,成为儿童的知己,这就是喜爱中的智慧,也是教师童真情怀的体现。能与学生共同活动的教师得到学生的喜爱是必然的。
结语
纵观三个维度,合并“同类项”,可以获得“受学生喜欢的教师”的共同之处。总结为三个要义。
要义一:发自内心的“有情有爱”。要“被喜欢”,首先要“表达喜欢”。付出真情实感,真正去关爱学生,才有资格享受来自学生的爱。这点在教育家维度中得到强提醒。
要义二:源自专业的“有法有料”。学生喜爱教师,必对其执教的学科有所沉迷。教师的教学有料,指导有法,可以让自己被学生的喜爱有别于父母之爱、朋友之爱。因此,不断提升自己的执教能力与专业素养,是教师保持长期被学生喜爱的动力源。
要义三:归于本性的“有德有义”。所谓的“德”,指教师自身的修养;所谓的“义”,指与他人交往中的准则,这二者是被爱的稳定气质,是与时间同行的长期修为。只有将其化为做人的本性一同去研修,才能发现“受学生喜欢”的真谛,得到学生长远的喜爱。
(作者单位系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文章来源|《中国教师》2024年第7期,有删改
文章作者|何捷
封图来源 |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濮院小学教育集团毛衫城小学教师陆建友 摄
微信编辑|陶玉祥
推荐阅读
① 孩子观看奥运会时,可以进行哪些教育和引导?|每周一问
② 别让假期偷偷溜走!这样做才是暑假的正确“打开方式” | 支招
③ 绷紧交通“安全弦”,健康快乐过暑假!这份交通安全提醒一定仔细阅读|暑期讲安全 · 交通安全
④ 河北石家庄:“四共一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文化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 关注
欢迎订阅
①扫码订阅2024年《人民教育》杂志
②关注“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并设置星标,第一时间获取精彩内容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