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事情要有开阔的心胸,开阔的心胸在于给自己留了几分余地,诚如是,自然运筹帷幄,气定神闲。笑到最后的,笑得最好。
二、选其一优法
泛色优劣是虫体体质好坏的一般反映,斗蟋身体某一部分特别突出,行动某一环节特别优异,这才是“将军蟋蟀”的征兆。比如项生瘤突,比如脚腿高耸,比如鸣声极响,比如竖翅极高,比如触须粗长劲活,比如斗牙宽大玉洁……
一个综合素质比较高的人跟一个真正的高人,请注意其间的差别。奥运赛场,刘翔可谓中国军团最大的英雄。
当初教练选刘翔练跨栏,唯一看重的就是他的节奏感,至于他的跨栏技术和绝对速度等等可以说是一塌糊涂。缺陷和不足是可以通过努力弥补的,但特殊的才能有时候就不是仅凭“勤奋”二字所能企及的了。
三、创伤情境
蟋蟀虽然好斗,但一经战败就犹如惊弓之鸟,不堪再战了。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许多贵重的名种只要噬斗失败,斗养蟋蟀的的人就会毫不吝惜的把他扔掉,甚至踩死。记得小孩子时候,我就经常去虫市捡别人丢的蛐蛐儿玩,现在想起来还蛮有趣。有一个词,叫“越挫越勇”,是啊,对于有毅力的人来说,小挫则小勇,大挫则大勇,但当真正创伤性的挫折来临时,他照样会倒下。
为什么你眼里没有泪水?因为你爱的还不够深沉!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五大支柱(无意识、抑制、转移、恋母情结和婴儿性欲)都饱受非议,都不牢靠,但他的那句“我说童年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轨迹,你相信吗?”至今还没有一个人敢回答说不相信。想起臧克家的那句诗“眼前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那道无形的鞭影,那抹拭不去的伤痕,看来真要伴其一生的。
四、相对论与普遍论
《促织经》上说:“虫生草土者,身软;砖石者,体刚;浅草瘠土者,性和;砖石深坑及地阳向者,性劣”,不同的地质造就不同的蟋蟀。“宁阳出将军,沧州多异虫”,各地的蟋蟀,都有各自的杀手锏。
我们承认蟋蟀佳种较多的集中在山东、河北一带,但也不是说其他地方的蟋蟀就一无是处。看到各个文明间的差异性,多样性,并以自由、理解、宽容的态度审视,这样才不会把相对论变成种族主义,不会把普遍论变成沙龙主义。
五、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对于一个男人,这辈子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娶一个好媳妇。玩蟋蟀的人中间,流传着“未养蟋蟀先养雌”的说法。选三尾(雌蟋蟀)要找那些青春、温柔、性欲强的“梅花三尾”、“飞翅三尾”。有一种红头,黄头盖,长腿足的“老虎三尾”生性凶悍,莽撞好淫,是切不可要的。
斗蟋相遇会剑拔弩张,马上撕咬起来,但若遇上老虎三尾的攻击,斗蟋是不会还口的,甚至像螳螂那样甘愿被异性咬死,活活被吃掉,支离破碎,惨不忍睹。
谁愿意要河东狮吼的泼妇?谁愿意要阎王婆母夜叉?谁愿意看到“不是女人的女人”?谁愿意看到男人女性化,女人男性化?任何反自然反人性的事情,都是可笑的,都是不人道的。
六、点到为止
斗蟋蟀运草讲究的是点位要准,收草要快。点位很考究,如果你错把草点在蟋蟀尾锋和蛉门(蟋蟀生殖器)上,它会左右摇晃,蛉欲大发,六腿发软,不思咬斗,输给对手那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运草主要是为了激发蟋蟀的斗志,当斗蟋的士气被提起,口牙头须脚全方位的得到调动,也就没有再那草指指点点的必要了,那样反而会妨碍斗蟋的自由发挥。推而广之,在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上,何尝不是这样的道理呢?
七、咬定青山不放松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这首诗恰可以描摹蟋蟀中的王者。真正的好虫脚上生根,你怎么动它也不理你,有强光照射,它也不避。那份矜持,那份大将风度,叫人不得不折服。与敌虫交手,通常也是不动声色,傲然独立,然后突然出击,一口就叫对手身首两地。
无故加之而不怒,卒然临之而不惊,真英雄也。
八、生如夏花,死若秋叶
斗养蟋蟀生涯里,最叫我感动的是一只“脆须”蟋蟀。这种虫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脆须”每次争斗必胜,每次争斗后触须都会自动折去一节,触须折尽之时,就是它亡命之日。有人说,只要避免它与其他蟋蟀咬斗,并且做好冬季保温,“脆须”就会永生,但事实上“脆须”通常是死的较早的,甚至很多挨不过中秋。
你把它放在罐里,不叫它出战,它就会不思饮食,狂暴跳罐,那一次,我想,叫它去争斗等于是叫它牺牲一段寿命,所以一直不叫它出罐。囚居好几天,高挂免战牌的后果是:它死了,些许不甘,些许从容,斗士是为斗争而生的,我怎么可以剥夺它生的权利呢?我的眼圈湿润了。
我的脆须,我的斗士,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