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ble_chart 釋名 禾,稻禾;髎,骨空。穴居上唇髭出如禾處,又當上頷骨尖牙窩部凹陷中,故名。為避免與「和髎」穴的漢語拼音相混淆,冠以「口」字,稱「口禾髎」。
bubble_chart 位置
禾髎穴位 (改編自《經絡與穴道》)
在上唇部,鼻孔外緣直下,與水溝穴相平處。當水溝旁5分,上頷骨尖牙窩部。
《針灸甲乙經》:「在直鼻孔臑下,俠水溝傍五分。」 bubble_chart 解剖
肌肉:上唇方肌止端。神經:面神經與眶下神經的吻合叢。血管:面動、靜脈上唇支。 bubble_chart 操作
淺刺0.2~0.3寸。不灸。
bubble_chart 功效
開關通竅。
古典:鼻瘡、息肉、鼻塞、鼻衄、鼻清涕、口噤不開、鼻窒口噼、尸厥。現代:鼻炎、面神經麻痺。 bubble_chart 配穴
衄血:上星、禾髎。口歪:禾髎、地倉。